党建经济网

2024 年 11 月 5 日,上海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自 2018 年起,进博会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年年闪耀登场,从未缺席,已然成为全球经济舞台上极为重要的存在。

  进博会的重要意义与期望


  进博会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承载着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使命,是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关键平台,更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对进博会寄予了殷切期望,明确指出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这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作出了重要部署。它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正如习近平主席 6 年前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所宣示的那样,这一理念贯穿了每一届进博会,在本届依然回响。

  亮眼的数据彰显影响力


  一组组数据生动展现了进博会的 “含金量”。前六届进博会中,近 2500 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惊艳亮相,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 4200 亿美元。而在本届进博会上,又有 400 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在国家展方面,贝宁、布隆迪、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纳米比亚、挪威、斯洛伐克等 7 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新伙伴的加入,为展会注入了新活力。同时,186 家企业和机构连续 7 年参展,不少知名企业甚至已经签约了第八届进博会。本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约 3500 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 297 家世界 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还有来自多国近 800 个采购团体参展与会,数量创历届新高。

  企业的热情与期待


  “又见进博会,兴奋!” 法国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安巩的话语,道出了众多 “进博老友” 的心声。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福斯特回顾与进博的缘分时感慨,与进博会同行的 7 年是蔡司在中国快速发展的 7 年,强调企业若要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必须立足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进博会却生机勃勃,凸显了与会各方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信任。雅马哈发动机公司的 “中国首发” 电动三轮概念车、基里巴斯客商带来的新鲜捕捞水产品等,都承载着五湖四海的期待。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彼得・卡关贾表示,进博会为肯尼亚鲜食牛油果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机会,帮助肯尼亚家庭减贫增收,生动证明了中国市场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非洲真正的朋友。

  中国经济基本面与企业信心


  当前,中国经济展现出良好态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景气区间、外贸进出口顶住压力实现量增质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两位数高增长。安利(中国)总裁余放表示,中国已连续 21 年成为安利全球最大市场,更是安利全球的创新中心和增长引擎,安利在去年投资 6 亿元升级改造广州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还将继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体现了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多、长远布局的决心,不受短期波动和外界因素左右。

  新质生产力与进博会新亮点


  中国正紧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升级创新孵化展区,“四叶草” 场馆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氛围更浓、成色更足。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朗智文表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与公司战略高度契合,公司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生产和研发布局。上海诺银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参展商签署价值 5000 万美元的采购订单,诺银执行董事吴金辉称从进博会上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综合竞争力,将提升生产效率。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首席执行官贾博瑞认为,参与进博会对在中国投资发展至关重要,期待助力自身及合作伙伴发展。

  进博会举措落地显效与跨国企业新发展


  中国在之前六届进博会上宣布的一系列举措正在落地显效,为各国搭乘中国创新发展的 “快车”“便车” 提供了广阔空间。辉瑞中国区总裁彭振科透露,未来五年辉瑞将继续投资 10 亿美元,践行扎根中国、深耕中国的承诺。本届进博会上,米其林 “亚洲首发” 月球探测车免充气轮胎、通用电气能源 “亚洲首展” 减少碳排放技术、立邦带来 “全球首发” 展品等。越来越多跨国企业从 “在中国为中国” 向 “在中国惠全球” 转变,现代汽车中国 N 品牌事业总经理印庸壹表示,现代汽车通过进博会将氢能产业引入中国并全面落地,如 “HTWO 广州” 基地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已在多种车型上示范运营。

  进博会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中有关开放的分论坛吸引了众多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在《世界开放报告 2024》发布会上指出,世界开放成效不及预期,但新质生产力、“全球南方” 觉醒、多边国际机构助力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积极因素正顽强汇聚。进博会不仅促进全球贸易,也是汇聚全球经济治理真知灼见的桥梁。本届进博会支持 37 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提供 120 多个免费展位,扩容非洲产品专区,并举办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与中非合作分论坛,体现了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共享现代化经验和发展成果的真诚愿望。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副秘书长佩德罗・曼努埃尔・莫雷诺呼吁遵循世贸组织框架和规则,促进贸易便利化和绿色贸易。习近平主席关于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是人间正道的论断,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心声。

  总之,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在促进全球贸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书写着全球经济合作的精彩篇章。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