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载践初心赢民赞・三十四年艰辛调解路 — 吴强忠

在浙江庆元县,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叫吴强忠。在人民调解这条道路上,他一走就是三十四年,用自己的坚持与付出,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赢得了百姓的衷心赞誉。
吴强忠,1955 年 2 月出生,1976 年 2 月参加工作并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拥有法律本科学历。退休前,他身兼数职,是庆元县城区中心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信访办主任、综治办主任等;退休后,他依然活跃在调解一线,是 “强忠金牌调解工作室” 的负责人,还担任着(检察)市级人民监督员、庆元县松源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等职务 。
信访、调解工作,向来被称为 “第一难”。但吴强忠却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三十四年。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穿梭于各种矛盾纠纷之间。在当事人情绪激动、暴风骤雨般发泄时,他能冷静地探摸对方的心绪,找出纠纷的症结所在;在当事人烦躁无序时,他会据法以理地盘根问底,帮助理清思路;在当事人焦虑无奈时,他又能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法。
他的调解方法多样且实用。“巧借东风法”,借助有威望的宗亲、亲戚朋友等人的影响来化解矛盾。在 2024 年 11 月 11 日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中,法院两次开庭都未能解决问题,吴强忠介入后,通过明法释理,最终让双方在晚上 10 时许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吴某分期归还原告姚某 41 万元 。“对症下药法”,紧紧抓住争议背后的核心原因调解。蒙洲街道下滩村柳某与柳某因调地建房引发纠纷,吴强忠实地调查核实后,找准症结,让柳某认识到错误,归还了侵占的 80 平方地。“趁热打铁法”,对事实清楚或双方认识基本一致的纠纷及时调解。2023 年 9 月,黄某装修打孔透到楼下张某吊顶引发争吵,吴强忠立即赶赴现场,提出调解方案,双方很快达成和解,由黄某负责修复吊顶并承担张某住宾馆的费用。“降温处理法”,在当事人情绪激昂时采用 “背对背” 方式处理。2024 年 9 月 4 日,百山祖镇一名工人在工地上被蜂咬后抢救无效死亡,二十多名群众聚集要求政府给出说法并涉及赔偿问题,吴强忠庭审结束后连夜驱车赶回,经过一整夜的努力降温,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 65 万元补偿给死者家属的书面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
凭借着这些方法,吴强忠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6840 多件,其中重大纠纷 150 多件,疑难复杂纠纷 500 多件,防范 “民转刑” 案件 210 多件,制止群体性事件 180 多件,为 150 多位老人讨回公道,帮助无数面临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为 77980 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解答,代表政府出庭应诉 120 余件案件,接待 6890 余人次群众上访事件,件件都有办结结果。
吴强忠不仅调解能力出众,还始终坚守着公正廉洁的职业操守。在同事眼中,他是忙起来不分昼夜的 “拼命三郎”;在领导心里,他是不可或缺的 “好帮手”;在群众看来,他是公正调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 “守护神”。他把党性放在心中,把病魔置身心外。他患尿毒症肾移植术后需终身服用激素药物,脸变得比常人更加黝黑,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他为人民服务的脚步。
廉洁自律是他的一贯作风。他始终牢记 “公生明、廉生威”,坚持做到心不动、眼不红、手不伸,从不拿当事人一分钱、一包烟、一瓶酒、一餐饭。他说:“百姓这样信任咱,咱要问心无愧。” 他的公信力得到了众人的由衷佩服。
退休后的吴强忠,依然 “不用扬鞭自奋蹄”。他担任县城二个最大街道、县信访局、县社会治理中心法律顾问,做好基层善治维稳工作的传帮带等重任。他夜以继日奋战在化解纠纷岗位上,他说:“为了社会的和谐!为了百姓的安乐,这就是我的追求。”
吴强忠 49 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他从宏观上把握调解策略,在微观上运用熟练的调解技巧,把每一件看似琐碎的 “小事” 都做到极致。他用最美的心灵走进百姓千家万户,用最美的真心体察民情,用最美的微笑面对困难,用最美的耐心化解僵局,用最美的真诚打动百姓为民主持公道。他是人民心中的好调解员,是党员队伍中的优秀代表,他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赖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