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近日,为响应广东省青年大学生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行动,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扶 “瑶” 直上突击队深入乳源必背镇,围绕瑶医瑶药、瑶族文化和乡村振兴建设展开实践调研,为必背镇推进 “百千万工程” 贡献力量。

暖心关怀送到家。突击队扎根实际,针对必背镇区留守老人较多、医疗条件较薄弱的情况,7 月 7 日上午,突击队员走访镇区及周边村委老人家中,开展血压测量及中医养生科普服务。队员们及时将血压异常情况反馈给老人,并给予建议和引导,提醒老人重视。同时,向村民科普血压指标的意义及高血压的危害,提高了高血压的知晓率和监测血压的意识。考虑到老人大多数独居在家,队员们分享了老年人自我健康防护技巧,如为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人跌倒,建议爷爷奶奶们早上起床先在床边坐会,并安利穴位按摩、中医药膳等中医养生小妙招。此次活动为老人们普及了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将暖心关怀送到老人身边。

探索瑶医药深奥秘。为更好地推广瑶医瑶药,突击队成员来到当地著名瑶医邓爷爷家,深入了解瑶医瑶药的传承及内涵。在邓爷爷家中,队员们了解了一些瑶族治疗各种疾病的传统药方,也向邓爷爷介绍了几种常见中药的炮制方法并进行现场示范,如野外常见中药车前草的种子 “车前子”,新鲜车前子长于利水通淋、清肺化痰、清肝明目,炒制后的炒车前子寒性稍减,提高了煎出效果,长于渗湿止泻。通过本次交流学习,激发了中医药和瑶医药的相融与差异,为下一步推广瑶医药奠定了实践基础。此外,队员们了解到,由于瑶语没有文字,许多瑶药药方只能靠代代口口相传,无法形成规范药方,且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瑶医药传承面临严峻断层。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传承发展的一大挑战。

文创赋能促健康。中药香囊源于中医传统医学 “衣冠疗法”,结合瑶族传统双面绣香囊,团队开展了中药香囊制作活动。事先准备了 6 种具有避秽浊、驱蚊虫功效的药材,邀请村里的老人与小朋友一起参与制作。大家围聚一桌,其乐融融。“中药搓一搓、囊袋塞一塞、药袋抖一抖,抽绳拉一拉”,村民们根据口诀中的四个简单步骤,不一会儿一个个形态饱满的小香囊就制作完成了。一个香囊,一份心意,一丝期许。队员对香囊所用药材功效进行逐一讲解,不论是芳香化浊、发表解暑的广藿香,还是清香升散、提神醒脑的薄荷,在共享制作香囊的乐趣和心得的过程中,队员和村民实现了文化的双向奔赴。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扶” 瑶直上团队将专业知识和青春活力带进基层,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发挥了广东青年大学生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黎洛鹏)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