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东莞道滘镇大岭丫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踏入此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与生机勃勃的滨水景色相互交融。笔直的中心路两旁,农田景观、水岸枫林、碧道公园等依次排列,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这里不仅是观光休闲的胜地,更融合了特色商业与乐活街区,形成了以美丽田园为灵魂、村落格局为骨架、艺术文化为底蕴的绿色、美丽且宜居的新农村风貌。大岭丫村作为全省首批 “百千万工程” 示范村,无疑是东莞建设绿美乡村的精彩缩影。

  过去一年,东莞在绿美乡村建设方面展现出非凡的魄力。一系列绿美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清单相继出台,通过高位统筹,在党建引领下,全民积极投身建设。截至今年 6 月,东莞发动超 16.4 万人次参与植树,涉农村(社区)种植树木超 17.72 万株,打造 “桑梓林”“侨心林” 等 127 个主题林,市镇村三级投入约 10266 万元用于乡村绿化。在这片土地上,新芽不断萌发,绿树成荫,东莞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朝着绿美乡村目标奋进,实现从细节到全域、从每家到村村皆美的华丽转身,探索出一条人地和谐的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东莞在绿美乡村建设中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东莞市绿美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23 - 2027 年)》和《东莞市 2024 年 “百千万工程” 绿美乡村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为乡村绿化提供了系统指引。针对不同类型村庄,东莞出台了包括《标配版》和《高配版》的建设标准清单。

  《标配版》指导普通村庄构建六个绿美空间,包括绿美村口、公共休闲绿地等。东莞依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和见缝插绿原则,结合村庄规划编制绿化示意图,在居住区周边、“四旁”“五边”、农田和闲置地等广泛开展绿化美化,实现从局部美到处处美、从短暂美到持续美的提升。

  《高配版》则助力省典型村和有条件村庄发挥示范作用,打造绿美居住片区、农村路、田园、校园和园区等五个片区。通过乔灌结合、高低搭配种植绿植花卉,塑造立体化多层次生态景观,建设文化内涵丰富、景观亮丽的莞邑花园式绿美乡村。同时,《东莞市党建引领绿美乡村推动乡村绿化专项工作方案》推动党建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今年东莞局系统党组织开展 17 场义务植树活动,党员干部 285 人次、群众 243 人次参与,种植树木 752 株,培养了众多植绿爱绿的干部。

  大岭丫村党委副书记刘日明深知,绿美村庄建设需注重策略。“绿不是简单种树建草坪,要把握时空节点和绿化种类。” 作为典范村,大岭丫村依实际情况行动,刘日明的种树规划图详细标注了树木种植信息。因是水乡,河道多、地块散、用地紧,难以建连片林区,经综合考虑,选择了秋枫树、紫薇等适合水乡的树种。

  厚街镇陈屋社区也是因地制宜的典范。乘坐地铁 2 号线到陈屋站,便来到 “绿美古树乡村” 陈屋。这里有 1 株在册古树名木、17 株后备古树、众多景观小品和 11 个 “四小园”,是绿美乡村的地标。白天,绿荫清凉、鸟语花香;夜晚,鱼塘喷泉与灯光交织。古树下年轻人健身、老人纳凉,生态和谐。今年 6 月,陈屋社区获 “东莞市最美荔枝古树群” 称号。

  在全市范围内,东莞坚持见缝插绿、绿美结合和人地协调,绿量持续增加。过去一年,完成林分优化、新造林抚育和森林抚育面积可观,种植大量乡土阔叶和珍贵树种苗木。同时,建设 9 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项目,已建成 4 个,在建 5 个进度良好。此外,还建设了碧道、森林步道和绿道。

  在东莞,生态资源成为了 “绿色财富” 和 “绿色引擎”。东莞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动员全社会参与,发展乡村新型业态,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南城街道水濂社区,咖啡馆、采摘园等休闲文旅场所丰富。通过招商和资源整合,引入休闲旅游和都市型生态农业项目,开拓生态观光旅游产业,盘活闲置土地,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社区打造了寻山赏水游径和展示民俗人文历史的游径,环境改善带动旅游发展,人流量增加,居民生活日益红火。

  清溪镇铁场村在绿美乡村建设后也迎来新机遇。村民开设 “泉鸣山居” 民宿,背山靠林、屋顶有泳池,亲近自然。作为无工厂行政村,铁场村走农旅融合之路,整治人居环境同时招引 “耕山小寨” 等项目,实现美丽乡村蝶变,入选清溪 “百千万工程” 典型村。

  东莞还将乡村绿化美化与 “绿美小园”、美丽田园等建设紧密结合。过去一年,新建 “绿美小园” 众多,美丽田园项目申报面积大,美丽庭院数量可观,企石等镇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有序推进。

  东莞以 “绿” 为笔,精心绘制绿水青山画卷。通过规划、党建和因地制宜的策略,将绿美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绿美乡村建设道路上稳步前行,为乡村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标杆。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