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柏桥村做好荔枝‘土特产’文章,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接下来,我们村将进一步挖掘储良龙眼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果农收入。” 茂名市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党委书记、主任莫萧在 “柏桥夜话” 中分享着自己的规划,话语中满是信心。

  这是高州市村党组织书记 “百人课堂” 培训班在柏桥农创园广场开展 “柏桥夜话” 的生动场景。50 名村书记齐聚一堂,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展开面对面交流,共商乡村振兴发展大计。

  一年多来,高州充分发挥柏桥讲堂作用,组织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等多类群体走进讲堂,分享共富故事。至今,已累计组织 280 多批次约 2.2 万名县镇村党员干部前来学习交流,在理论课程中感悟思想,于现场观摩里探寻乡村振兴 “金钥匙”,在交流讨论中共话产业新机遇。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州今年 1 月制定 “八条硬措施”,除了强化党校老师、院校专家等传统师资力量外,还组建了一支特色师资库,成员涵盖省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村书记、电商人才等 60 人。如柏桥农创园园长林常珍分享返乡创业历程与荔枝种植加工技术更新,老党员张炳芬讲述退伍后助力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开办特色民宿的经验。这些身边人用鲜活的故事,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此外,45 名专业讲解员组成的队伍也为柏桥讲堂增色不少,通过系统培训提升讲解水平,负责现场观摩教学点位讲解等工作。

  高州还着力开发特色课程,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围绕共同富裕实践、制造业当家等多个专题开发 33 门课程;现场教学点不断拓展,从柏桥贡园等核心点位延伸至南塘镇彭村、分界镇储良村等多地,各教学点功能各异。例如,南塘镇彭村的 “365” 工作法为基层治理提供新思路,分界储良村的强村公司模式可供各村借鉴发展集体经济,泗水镇滩底村的荔枝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助力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柏桥夜话”“围炉煮茶” 等特色环节更是让学员们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思想火花,探寻乡村振兴路径。柏桥强村公司的成功运营模式在全市得到推广,65 家强村公司应运而生,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根子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的联农带农机制被提炼推广,52 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积极开展工作;荔枝产业链党委和龙眼产业链党委的成立,整合资源推动产业抱团发展。

  各类培训班的开展不仅让学员收获颇丰,还带动了柏桥商圈业态繁荣。“柏桥大舞台” 文艺汇演吸引大量人气,夜市摊主和村集体收入增加,民宿产业也持续发展。同时,今年高州承办外地培训班 45 期,外地学员的到来进一步促进了柏桥商圈消费。

  高州市委党校主要负责人表示,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走进柏桥讲堂,旨在将 “柏桥实践” 经验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高度。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