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在汕头市龙湖区外砂街道东南侧的五香溪村,驻村第一书记余泽满的努力让村里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纯农种植饲养村,水利灌溉至关重要,余泽满推动建成的草洋片区灌溉水利设施提升工程,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村民们对此赞不绝口。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举措。在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实施过程中,汕头各级驻村第一书记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他们深入宣传党的政策,建强村党组织,推动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用心为民办事服务,以自身的辛勤付出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为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统计,各级驻村第一书记累计争取资源资金 1.42 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他们持续推进农村内主干路硬底化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帮助 331 户 1128 人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实现风险消除,实施 370 个群众 “急难愁盼” 民生项目,落地 110 个产业项目,助力村集体经济从平均 90 万元增长到 127 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乡村的蓬勃发展和群众生活的蒸蒸日上。

  汕头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时优中选强,锻造了一支硬核队伍。金平区浔洄社区第一书记许畅达将泥泞道路变成 “幸福路”,澄海区鸿一村第一书记陆奕潮将荒废副业池打造成生态公园。第一书记们注重党建引领,严格落实党建制度,创新党日活动形式,推动党建共建,发展年轻党员,提升了驻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他们还积极帮助村里修路建桥、整治环境、争取资金、发展产业,凭借着对乡村的热爱和执着,在广阔天地间展现担当作为。

  为提升第一书记的 “三农” 工作本领,汕头市委组织部举办培训班,围绕 “三农” 政策、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课题精心授课,还选取上一批第一书记的事迹供学员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能力投身乡村振兴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第一书记们更是脚沾泥土,实干担当。如驻大溪坝村第一书记马思捷争取资金安装路灯,照亮村民出行路;驻大场社区第一书记陈哲协调解决居民出行难题;驻梅浦村第一书记詹能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实现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双赢;驻里前社区第一书记王实楷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为民情怀,为实现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的乡村振兴目标不懈努力,在汕头的乡村大地上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发展画卷,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信心。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