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为各级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党建信息与经济信息的交流平台。促进党建引领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巍巍十九峰之下,奔腾不息的澧水河从石门县城穿城而过,孕育了两岸肥沃的澧阳平原。这里是一片红色的沃土,红色沃土培育红色队伍!国网石门县供电公司宝峰供电所的24名“电骡子”们就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传承着“忠于职守、勤勉质朴、贴心为民、勇于探索、同心同德、志在一流”的“电骡子”精神。他们是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先锋;他们是扎根一线为民服务的电网铁军,他们是人民群众心中的“电骡子”。
民生服务的“急先锋”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强调“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
2023年1月,国网常德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佳期在调研宝峰供电所工作时要求:“壶瓶山山大人稀,电工们为群众‘进山带商品、出山带山货’被称为‘电骡子’。宝峰临近县城,环境不同,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情怀是一样的,‘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旗是一样的。要把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要在不同的位置上将‘电骡子’精神发扬好!”
全国劳动模范、国网楷模、宝峰供电所党支部书记覃道周是宝峰供电所“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长,这支服务队是覃道周带出的第二支国网公司“金牌共产党员服务队”,是国网石门县供电公司“电骡子”从发源地壶瓶山下山进城的典范。
“我们只有24个员工,但要完成定额46人的工作任务,必须先把队伍带起来,把我们的服务做实,让群众的用电满意度提高,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再逐步提升我们的工作指标。我们的‘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青年电小骡志愿服务队要冲锋在前,在安全、生产、营销、为民服务等工作中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切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6月21日,在支部的党课上,覃道周同志和党员们探讨把支部党建与日常管理相融合,进一步激发团队的干事活力。
宝峰供电所特别注重红色精神的传承。结合主题党日活动,他们先后走进南乡起义旧址、林伯渠事迹展览馆、王尔琢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追寻先烈足迹,浸润红色精神。在日常工作里,戴党徽、亮身份,是宝峰供电所党员的自觉与荣耀。队员们头戴安全帽,身穿红马甲,肩扛鲜红队旗,奔忙在石门周边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园区工厂......669个台区,每个台区、每位客户的电表箱旁都张贴了服务明白卡,每张卡片上是对应的服务队员,一目了然、方便快捷。
7月22日,双桥社区5组廖家沙洲廖金忠家的橘园抽水线路出了问题,不懂电的老廖赶紧打电话到供电所求助。徐超成带着“电小骡”李洲顶着烈日立即赶到现场。从表后一点点的帮他排查,很快便找到了隐患点,涓涓“解渴水”又重新滋润着山坡上的柑桔。
“有电的地方不一定有水,但有抽水需求的地方必须有电!”覃道周叮嘱员工要注意收集群众用电需求。
今年春节期间,石门县遭遇三场大雪,当地很多客户家的车棚、房顶、厂房被厚厚的积雪压垮,导致接户线受损。整个春节期间,党员服务队的24名队员一直坚守在供电所,接到报修后便快速展开抢修,上门帮助群众修复受损供电线路。短短一个星期,宝峰供电所“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上门服务1320次,更换进户线近18000米。
2024年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壶瓶山镇大京竹村因山体滑坡造成电力中断,大量的山石阻断交通,加上大雪封山,当地供电所无法直达现场抢修,宝峰供电所“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挺身而出。当天晚上10点钟,从国网石门县供电公司领出了8台发电机,冒着冰雪连夜驱车绕道湖北荆州、宜昌近300千米路程,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于第二天晚上8点钟从湖北境内的另一条小路将发电机送进了村,让204户群众在小年夜亮起了灯。
“不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严寒,哪里群众有用电需要,哪里就有这些‘电骡子’的身影!”永兴街道办新厂社区书记屈方明说。
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湖南石门县也顺利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向着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近年来,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用电器数量逐步增加,柑橘、脐橙、土鸡等特色农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国网石门县供电公司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强电网建设,组织实施农网改造,全力以赴满足人民群众在追求美好生活时的电力需要。
2023年夏天,双新社区反映30多户居民家里空调运行不稳定,宝峰供电所“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第一时间开展现场勘查,3天后,组织好改造材料的服务队队员们早晨6点多就来到双新社区,开始登杆作业,直到中午快12点,完成了该台区导线更换及调相工作。队员们从电线杆上爬下来,豆大的汗珠顺着面庞滑落,汗水湿透了他们身上的工作服,脸也被晒成了古铜色。“有时候,汗浸到眼睛里,用手一抹,就是个大花脸。” 工作负责人杨建伟说,“身上衣服干了湿、湿了干,一层白白的盐霜。”
为保障农业生产可靠用电,该所“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还根据二十四节气制订了服务计划,全面梳理农业生产企业、种植户的用电情况,定期排查用电线路、设备等,及时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帮忙处置用电隐患。
2023年到现在,在市县供电公司的支持下,宝峰供电所组织党员服务队持续改造升级辖区电网,累计新建10千伏线路43千米、0.4千伏线路83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191台。
“电网改造后,我们的空调等大功率电器随时都能用起来,我的家庭旅馆生意也更好了!”曹家棚社区新世佳园家庭旅馆老板马波为宝峰供电所送来了“为客户着想,让客户满意”的锦旗。
“电的问题解决了,我们选果厂的日处理柑橘能力将达到500吨,估计今年可以帮助橘农销售柑橘3万吨!”电好了,工业园区的企业更是高兴。湘佳橘友农业有限公司现代化的厂房已经拔地而起,总经理陈凌娇开心的说。
精益管理显成效,百姓用电更舒心。五年来,在上级党组织的精心指导与支持下,宝峰供电所故障总数同比下降68%,故障工单量同比下降72%,连续五年实现“零”投诉目标,供电可靠率达到99.98%。
新时代文明的“践行者”
2021年,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决定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宝峰供电所成为公司首批建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宝峰供电所“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电力专业特长,充分发挥供电所直接服务农村的优势,宝峰供电所新时代文明服务站创新提出了“你点单、我服务”便民举措,以“你点我送”为志愿服务实践方式,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满足特殊困难群体的微心愿,着力做好辖区民生服务的“先行官”。该服务方式提出以来,宝峰供电所通过微信群、客户来电来访等方式,接受群众点单485人次。
“社区的线路改造了,我要是有台电风扇就好了。”家住楚江街道二天门社区87岁的留守老人黄润年随口说的一句话,队员们记了下来,为老人购买了一台带遥控的电风扇,并帮忙组装好,教会她使用。
宝峰街道月亮村孤寡老人陈宗礼是五保户,家里一台老式的14寸电视坏了,队员们自发捐款为他买了32寸的液晶电视机。
2024年6月27日,应高桥社区的“点单”请求,宝峰供电所党员服务队来到高桥水库,协助排查防汛监控和供电线路的隐患。“宝峰供电所‘电骡子’的点单服务非常好!份内的事他们做了,份外的事他们也做了!”高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国庆说。
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深入推进“党建引领·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创建,主动将供电服务网格融入基层政府网格,延伸乡村供电服务渠道,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国网常德供电公司指导下,宝峰供电所率先而为,与夹山寺社区共同推进“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由1名“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担任电力网格员,联合1名社区联络员,定期驻社区为村民提供电表新装、电费缴纳等便民服务,社区居民不出社区便可完成用电业务的办理。
宝峰供电所还与社区一起在电力便民服务中心联合开设了“村网共建电力公益超市”,为330余户居民建立了家庭文明积分档案。围绕思想文化建设、文明乡社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社民自强自立、爱网护网五大板块建立了积分清单,总共是70条,其中53条加分是加分项、17条是减分项。每周电力网格员和电力联络员都会花上1天时间去社区核对群众文明积分线索。
通过将乡村事务量化为不同分值的积分,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社区微治理获得积分奖励,以积分兑换的方式获得超市内的物品,使社区居民的文明行为转换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极大的提升了群众参与美丽家园建设的热情和基层治理水平。“小积分”累积“村网共建”大成效,自电力公益超市开张以来,夹山寺社区群众已兑换积分103人次,公益积分12530分。
“今天我兑换了电热水壶、漏电保护器,还有卷纸、生抽......这是我协助供电所清理低压线路通道里的树竹积的分。”
“我这次被评为社区‘最清洁户’,加上之前帮社区清扫街道,一共积了60分,家里用的洗衣粉、香皂够了!”
“大家的积分越多,我们的社区风气也越来越好!通过设立社网共建公益超市,我们在工作上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群众也更加愿意投入到了爱网护网行动上来。”夹山寺社区村级事务联络员周梦洁与宝峰供电所驻村电力网格员陈克福认真的在台账上为群众登记兑换物资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