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为各级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党建信息与经济信息的交流平台。促进党建引领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以前每天要接送两个孩子跑两趟,现在一趟就能搞定!”在开学日早上,韶关市武江区家长黄斌看着龙凤胎兄妹蹦蹦跳跳着走进广东北江中学的身影,不禁面露欣喜,嘴角上扬。
2025年3月底以来,韶关市委教育工委坚持开门搞教育,在座谈、走访调研中收集到群众反映强烈的“多孩家庭子女跨校就读接送管理难”这一诉求,创新推出“长幼随学”举措,包括双(多)胞胎及多孩家庭参与电脑摇号时,可申请绑定同一编号,中签则全员入学;非起始年级“优先转学”,在学位有空余的前提下,兄弟姐妹可申请转入同一学校,哥哥姐姐也可转入弟弟妹妹所在学校。政策落地以来,2025年秋季学期已惠及超2000名学生家长,多子女家庭“接送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受到学生家长广泛好评。
这是韶关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韶关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搞好开门教育,着力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不断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促进发展的持久动能。
“专班太给力了!”欧莱新材负责人为韶关高新区服务点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韶关高新区党工委针对企业需求,成立帮办代办专班,提供从政策咨询到资金申请的全流程“保姆式”服务,近千万元扶持资金快速到位,助力企业研发投产周期缩短50%,为企业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按下“快进键”。
“法律咨询就在家门口,真的很方便!”在韶关市始兴县司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的法律服务点,一名刚咨询完法律问题的村民黄大叔对记者说。韶关市委“两新”工委注重加强学习教育分类指导,组织党员律师们深入村社、学校和企业,通过“万名律师进万村”等活动开展法治宣传494场,为企业免费“法治体检”38次,办理公益案件993件。从法律讲堂到法务培训,把专业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角落。
“灭蚊防病,党员带头干!”在近期基孔雅热防疫工作中,韶关市直机关工委共发动基层党组织469个,动员党员和干部28000余人次,一周内发放宣传单8.5万份、消杀物资1万余件,清理蚊虫孳生地数千处,消杀面积数十万平方米,为群众筑起基孔肯雅热“防护网”,以实际行动展现学习教育成果。
“手机上直接联系用人单位,邀约面试真方便!”求职者小刘通过“韶关人社”“粤就业”等公众号招聘信息发布平台找到了心仪工作。韶关市委人社工委在开展学习教育过程中,用大数据破解“招工难”“就业难”,今年已办招聘会95场,提供岗位超8万个,还开展“千名专员助万企”活动,“足不出户”让找工作、招人才“指尖直达”。
“现在做饭洗澡放心多了!”武江区福源小区住户张阿姨指着家里新更换的煤气软管说道。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韶关市委住建工委全力整治燃气安全隐患,完成43.1公里老旧管道改造,给居民换新软管设施1.84万处,为餐馆换“问题阀”655个,改造“两气混用”餐馆40家,整治直排式热水器超1万户。从管道到灶台,全面守护群众用气安全。
在粤北人民医院服务窗口,患者李女士满意地说:“现在出院手续半小时就办好,取药也快多了,看病舒心!”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韶关市委卫健工委推行“台账销号制”,办结民生实事97件,处理热线问题704个。市一医院多措并举为临床一线减负,市妇幼保健院实行“书记查房”听民意,真正把学习成效落在解决问题上。
芙蓉新城居民张先生点赞排水改造工程:“再也不用担心下雨被淹了!”此前每逢雨季,芙蓉新城内涝问题让群众苦不堪言。韶关市国资委党委在搞开门教育时将其列为重点民生项目,市水投集团专班推进,新建管道、增设泵站,近期成功经受了多次暴雨的考验。居民们直呼:“这实事办到心窝上了!”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民生工程,正是作风转变、实干担当的生动写照。从学习研讨到实践指导,从解决内涝到优化环境,从破解就业就医难题到服务企业发展,韶关市各地各单位通过搞好开门教育,精准发力,以实际成效回应群众期盼,有力推动了作风建设的深化。
在粤北大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结出惠民利企的丰硕果实,清风正气充盈韶城,激励着韶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