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9月9日,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市场化法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专场)在广州召开。会上,广东省人大监察司法委主任委员黄汉标介绍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对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调研情况,以及研究提出的对策措施。

2000万户经营主体扎根

广东营商环境评价得分全国第二

黄汉标介绍,广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日益健全,市场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提升。从全国工商联最近一次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来看,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得分居全国第2,企业家口碑投票数名列第1。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超2000万户经营主体扎根南粤,成为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气所在、根基所在。

其中,广东市场准入更加便捷。广东推进深圳、横琴、南沙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落地,在实施应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准入标准、优化先进技术应用市场环境等方面率先探索;企业开办实现“一天办结”、网办率达99%。要素支撑更加有力。今年广东获批新增建设用地基础指标13.86万亩,居全国首位。截至7月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银行机构累放贷款总金额2.43万亿元。推动超万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今年登顶全球百强榜首。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超过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创业。

广东省实施“招商引资20条”等政策,累计吸引超350家世界500强企业布局广东。今年1至7月,广东省新设外资企业1.7万家,同比增长32.7%;实际使用外资656.7亿元,增长8.2%。大湾区规则衔接更加紧密。实施人才往来港澳签注便利化举措,推出简化科研样本出入境等试点政策,横琴探索构建金融“电子围网”推动合作区金融市场开放;落地“湾区社保通”“港澳药械通”“跨境理财通”“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等措施,发布244项“湾区标准”,发放178张“湾区认证”证书,跨境职业资格互认持续扩大,大湾区规则衔接更加紧密。

把握“四对关系”、做到“四个持续”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向新向强

黄汉标表示,当前广东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卡点堵点问题,如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尚未完全形成、要素支撑存在薄弱环节、涉企服务质效有待优化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仍需持续加强、外商投资权益保护部门协同效能不足等问题。

黄汉标认为,优化营商环境要重点把握“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制度保障与创新发展”“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四对关系,做到“四个持续”。

持续营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加大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多措并举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持续改善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及时补齐新业态新模式监管规范,加大涉企执法问题整治力度,强化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推进仲裁、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高质量发展。

持续打造共赢开放的合作环境。健全外资企业权益跨部门保护机制,强化对企业海外投资活动的服务与引导。

持续优化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积极构建与主导产业相适应的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向个性化精准化增值服务转变。用好营商环境对口帮扶机制,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记者 何敏辉)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