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在互联网上,深圳常被以 “搞钱” 来形容,这并非功利,而是深圳人精气神的体现。他们心怀梦想、奋力拼搏,在不到 2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出 3.46 万亿 GDP(2023 年数据)。然而,如深圳这样的超级大都市,也面临着基层治理难题。

城市 “陌生人社会” 问题让基层治理难以形成合力,深圳龙华区一年前探索以 “亲邻社区建设” 开展社区营造。十月的深圳,天朗气清,在龙华区茜坑社区的一个城中村里,“半亩田园” 亲邻之家成为一片充满欢声笑语的城市 “绿洲”。这里原本是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已成为包含多种功能区、规模达 450㎡的邻里服务点。通过居民爱心认养、承包种植等方式,实现了共建花园的循环自主运营,还组建 “爱心达人” 队伍,为困难群众送瓜果蔬菜,实现社区家园共建共治共享。在 2023 年全市共建花园建设中,“半亩田园” 以满分成绩获全市第一。

不仅如此,龙华区完善 “1+N+V” 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成近 300 个党群阵地,打造 24 小时服务阵地 35 个,多点投放 “暖心柜”。亲邻之家一般标配多个区域,如 “便民服务区” 配备多种设备物品,“奋斗学习区” 营造书香氛围。小小的亲邻之家在关键时刻还能凝聚民心,如民乐社区将原有卡口便民服务点改造为亲邻之家,设置红色楼栋长服务联络站,形成 “微事不出楼栋” 多元共治格局。上个月,张阿姨家孩子走失,亲邻之家值守人员发起全域联动,孩子很快被找到。

基层治理的关键是人,龙华区推动住宅小区、城中村党组织全覆盖,建立 “亲邻” 联合体,健全六级联动定格化服务体系,做强社区 “大党委”。在龙塘社区,大汉王亚东以 “爱心缝纫机” 为纽带,带动更多人参与亲邻互助,缝纫服务队不断壮大。龙华区还打造 “睦邻” 平台,搭建 “邻里议事厅”,召开邻里茶话会,推广善治模式,制定 “邻里公约”。

事实证明,治理是更高层次的管理。龙华的亲邻社区建设、深圳的城市善治,正在为超大型城市治理带来新思考与新经验。在北站商务区,摩登建筑与人间烟火交织,展现着龙华的开放与包容。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