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秋日的岭南,伶仃洋上波涛汹涌,万里无垠。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上,深中通道宛如一条雄伟的巨龙横卧其间,它不仅是一项震撼世界的工程奇迹,更以多项世界纪录的辉煌成就,将深圳与中山紧密相连,成功打造出令人瞩目的 “半小时生活圈”。
  深中通道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工程,其建设意义非凡。近年来,广东始终坚定不移地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全力保障深中通道的顺利建设,巧妙地将党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转化为工程高质量推进的磅礴动力,有力推动了这一世纪工程的圆满建成开通。
  在党建引领的实践中,广东多管齐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省级层面高瞻远瞩,成立深中通道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省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机制,统筹各方力量,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地市以及参建单位等,全面加强对项目建设管理的领导,高效研究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以及用海用地、配套设施建设等关键事项。深圳前海合作区、宝安区,东莞滨海湾新区及中山翠亨新区等沿线沿岸地区积极主动,服务大局,通过组织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以党建赋能促进城区间各类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成立深中通道项目建设期临时党委,将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纳入党委班子,化 “分兵突进” 为 “合力推进”,强化对项目建设全周期全链条的严格审核把关。统筹 60 多家主要参建单位,在工程全线设立 30 个临时党支部,将 450 多名党员紧密凝聚在一起,让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覆盖工程建设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深入到海上、空中、工厂等 “神经末梢”。把开展党建工作要求嵌入参建单位施工建设合同,纳入广东省公路工程从业单位信用评价体系。制定《深中通道项目党建标准化手册》,配备 112 名专兼职党务干部,高标准建设 30 个党员活动室,积极开展 “五强五化” 示范党组织创建、“一支部一品牌” 等活动,切实将党建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显著成效。
  面对工程建设任务繁重、周期漫长、难度巨大、标准极高的严峻挑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团结带领广大建设者攻坚克难、奋勇争先。认真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性教育,建设期临时党委共组织党员开展 “第一议题” 学习 90 余次,举办 “参建单位党组织书记交叉互讲党课”“云端党课”“党员先锋讲先锋” 等系列活动 120 余次,切实以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工程一线成立 30 支党员先锋队,选树 110 个党员先锋岗,确保项目建设关键岗位有党员坚守、困难面前有党员冲锋、突击攻关有党员担当。钢壳制造、沉管隧道、人工岛 3 支党员先锋队在施工一线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将每步施工计划精确到小时乃至分钟,带领岛隧工程建设者接连突破海底沉管隧道顺利合龙等重要工序。“湾区鲲鹏” 党员突击队历经 3 年艰辛努力,成功研制世界首艘 “运输安装一体船”,创造了沉管浮运安装一月两节的 “深中速度”。将工程建设中苦干实干、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职工树立为先进典型,在 “两优一先”、劳模、工人先锋号、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申报时优先考虑,在薪酬待遇、提拔使用上适当倾斜,极大地激发了建设者的干事创业热情。
  深中通道的成功建设,是党建引领重大工程建设的生动典范,它不仅为大湾区的交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它将继续承载着大湾区人民的期望,在经济发展、区域融合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赖景友)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