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10 月 31 日上午,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在珠海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 “服务外包 + 湾区新引擎” 为主题,延续 “一会三地” 模式,奏响大湾区服务贸易发展的强音。

  香港和澳门分会场已于 10 月 16 日、17 日先行开展,珠海主会场则在 10 月 31 日 - 11 月 1 日以 “展览 + B2B 洽谈 + 路演 + 配套活动” 的丰富形式呈现。这一全方位的平台搭建,旨在促进大湾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吸引了来自内地和港澳的政府代表、企业家、商协会代表以及 28 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等 700 多人出席开幕式。

  会上亮点频现。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建设成果重磅发布。在过去一年多的建设中,广东围绕贸易主体数字化和贸易全链条数字化两条主线大力实施数字强贸工程。贸易主体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培育了 100 家数字贸易龙头企业,汇聚 300 多个标杆示范项目和 800 多家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在制造、通关、物流、售后等贸易全链条环节,数字化水平大幅跃升,“电商 + 产业带” 发展模式有力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外贸转型基地全产业链数字生态初步形成,贸易数字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2023 年,广东数字经济规模达 6.9 万亿元,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 893 亿美元,预计 2024 年全省数字贸易总额将超千亿美元。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外包集散中心在开幕式上揭牌成立。该中心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的平台优势,构建 “线上 + 线下” 接发包磋商交易中心,全力打造集专业、真实、公益于一体的大湾区服务外包集散中心。目前,已有超过 110 家接包企业入驻平台,涵盖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文化传媒、消费电子、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在 “香港 - 内地企业的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 推介会上,嘉宾深入剖析香港营商优势和最新政府扶持政策,利丰供应链专家分享跨国供应链管理的实战经验与成功案例,为内地企业出海出谋划策。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副主任叶海崙指出:“香港可以利用在贸易、金融、法律、税务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内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特区政府将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 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南区首席代表黄天伟也强调:“香港不仅是外国企业进入内地的通道,更是内地企业走向世界的通道。” 此次大会香港贸易发展局设置的 “香港馆”,通过多样展示和展品推介香港优质营商环境和各类商贸服务,吸引内地企业使用香港商贸平台,实现 “互联互通”“共享共赢”。

  在 “湾区智汇・注册会计师服务企业创新成果分享活动” 中,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首次发布 Pan - Risk 智慧风控平台、工程智能审计平台、风控 3.0 专题研究等多项行业创新成果,行业专家和从业者共同发力,为服务国家建设、助力大湾区企业 “走出去” 贡献专业智慧。

  同时,全国(珠海)服务外包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等闭门会议邀请行业专家现场交流,围绕服务外包高质量发展、跨境服务贸易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大会上,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供应商事业部负责人刘光俊演示了阿里国际站全新升级的全流程 AI。他表示:“国际站已开放多个类别的服务贸易型企业入驻,增强跨境电商平台对服务贸易型企业的支持力度,让服务贸易领域的广大中小企业能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更大市场。” 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 6 万中小企业在使用阿里国际站的 AI 产品,AI 发布的商品规模达 700 万。

  围绕 “服务外包 +,湾区新引擎” 这一主题,本届大会的配套活动精彩纷呈。16 个珠海重大应用场景发包项目寻求买家、中国服贸基金深度参与 17 场高精尖项目公开路演、广东会展 “百强” 企业共话高质量发展。本届大会已收到来自 28 个国家和地区的 111 家全球采购商的采购清单,总发包金额超 110 亿元人民币,较上届大幅增长 83.3%,最大单笔项目预算高达 5000 万美元。为实现精准供需对接,大会设置行业专场 B2B 洽谈会,涵盖服务贸易热门行业专场、跨境服务专场和特色主题专场,预计洽谈对接超 600 场次,且采取优选配对方式、限制洽谈轮数,推动实质性成交,为这 110 亿订单寻找 “最佳拍档”。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林汉钟表示:“我们希望助力接洽企业更精准、快速地对接外商采购合作方,通过平台精准找到合作需求点。” 此次他们组织了 70 余人参加大会,共同见证这一服务贸易盛会的精彩。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