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全力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现场会释放发展强信号
12 月 12 日,备受瞩目的东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松山湖盛大举行。此次现场会聚焦低空经济领域,展现了东莞在这一新兴赛道上全力冲刺的决心与魄力,目标明确 —— 到 2026 年,聚集低空经济链上企业超千家,产业规模突破 500 亿元。 本次现场会以 “翱翔蓝天・智领未来” 为主题,汇聚了中航空管、亿航智能等近 20 家国内低空经济领域的百强企业,同时巧妙融合招商工作,广泛邀请了超 200 家市内企业以及超 100 家市外企业参与,搭建起一个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优质平台。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东莞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产业发展研究院以及发展有限公司的相继揭牌成立,标志着东莞低空经济发展在平台化和系统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且关键的一步。与此同时,一批低空经济领域项目的集中签约,更是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信心。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叶惠明局长在会上透露,为推动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东莞即将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涵盖引培企业、科技创新赋能、应用场景示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生态优化等多个关键方面,共计 16 条实实在在的 “干货” 政策。例如,对低空企业技术改造给予最高可达 1000 万元的奖励,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能;对企业适航取证给予高达 1500 万元的奖励,激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与标准认证;对示范交通航线给予一次性 50 万元奖励,积极推动低空交通的应用拓展。
在产业布局规划上,东莞有着清晰的蓝图。以松山湖为引领,凭借其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强大的科技优势,全力打造低空经济综合性示范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谢岗镇规划利用 650 亩土地资源,专注打造通航整机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万江街道依托扎实的智能装备制造基础,建设首个低空零部件产业园,完善产业链条;厚街、洪梅、沙田、常平等镇街也将结合各自的产业基础,打造特色鲜明的低空经济集聚区,形成多点开花、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东莞已拥有极飞科技等 528 家泛低空企业,在广东省内的低空经济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仅次于广州和深圳。在无人机生产和通用航空制造方面,东莞具备成熟的配套体系,在电子元器件、动力电池等关键领域更是拥有先发优势。同时,空天研究院、华科工研院等创新载体的布局,使得产学研合作紧密贯穿于低空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为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当下,东莞积极培育 “低空 +” 新业态,组建了全省首支无人机救援专业队,开通了大湾区首条低空商用化海关运输线路,不断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展望未来,东莞还将加速推进无人机起降场等配套设施建设,精心谋划一批低空设施以及飞行航路与广深互联互通,致力于打造覆盖大湾区主要区域的空中交通走廊,进一步提升东莞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开拓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