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社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电白区水东街道高度重视社区治理问题。然而,当前社区治理面临着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等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水东街道作为电白主城区,管辖范围广,群众基数大,人员结构复杂,管理难度显著增加;其二,辖区内大部分小区缺少专业物业团队,垃圾污染、排污管堵塞、消防隐患等问题突出;其三,水东人口流动性和社区开放性大,各类社会矛盾明显,社区管理亟需街道办发挥带头作用。

为破解这些难题,水东街道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以 “四个参与”—— 党员带头参与、网格员常态化参与、服务团队集中参与、群众 “接龙式” 参与,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一、党员带头参与,强化党建引领。完善社区治理体制的关键在于整合利用基层党建资源,党员队伍作为治理的重要力量,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水东街道强化党建引领,制定 “组团式服务” 工作方案和服务管理机制,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思路,强化治理和服务精细度。组织党员干部队伍以问题为导向,在街巷和社区下访巡查、街头接访、入户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诉求,积极解决群众问题,打造和谐互利的 “熟人社区”,并定期开展志愿活动,以活动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网格员常态化参与,发挥穿针引线作用。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基层网格员在社会治理最末尾的地方发挥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网格员走街串巷,采集群众基础信息;化解矛盾纠纷,排查不稳定因素;提供社保民生服务,服务特殊人群;开展社会宣传,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禁毒普法;排查安全隐患,涵盖燃气、自建房、出租房、食药安全等多个领域。街道还给予网格员相应补贴和适当资金奖励,在街道和各部门招工、录取、表彰等工作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基层网格员。网格员的参与,为水东街道社区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支撑。

三、服务团队集中参与,激发治理活力。社区治理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需共商共建、群策群力,激发不同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水东街道号召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驻村工作组、律师、民警等人员组成服务团队,以定期走访与日常联系服务相结合,每周三上午 9:00 开始,采取上门走访、电话约访、集中座谈等灵活方式,收集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水东街道华侨商品房小区党支部书记蔡经全联合服务团队,发动资金募捐,更新新湖街社区供水管道设备,解决居民饮水问题;忠良社区驻点律师团队运用法律知识,消除危房户顾虑,推动危房拆除;新街社区驻点民警为居民解决入户问题…… 各服务团队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 问题,提升居民满意度、幸福感。

四、群众 “接龙式” 参与,凝聚治理合力。众力并则万钧举,在社区治理中,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才能不断取得成功。水东街道创新群众 “接龙式” 服务模式,服务团队帮助居民解决一个问题后,被帮助的居民主动加入服务团队,为下一户居民解决困难。水东街道在开展基层工作中,注重拓宽民主参与渠道,丰富民主形式,让群众参与到各种问题中来。例如水东街道的忠良社区,近约 200 名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服务团队和力量在接龙中不断发展壮大,“我的家园我守护” 的理念深深扎根在居民心中。

“四个参与” 是推进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今后,水东街道将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不断组织党员,发动群众,壮大服务力量、完善服务机制,打造社区共治共建共享新局面,形成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的新时期社区治理格局,提升城区居民的满足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将水东街道打造成宜居宜业的和美之城。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