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4日,曲江区乌石镇关工委联合乌石学校特邀该镇老党员古招华,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活动。此次活动以分享韶关革命故事为核心内容,通过鲜活的讲述与热烈的互动,让同学们在红色记忆中汲取奋进力量,为校园党史学习教育注入了强劲动力。

课堂上,古招华凭借深厚的党史积淀与生动的讲述,带领同学们回溯了韶关大地上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他从红军长征过韶关的艰辛历程讲起,详细还原了1934年中央红军突破敌人封锁线进入粤北后,在仁化县境内遭遇的寒冬缺粮、敌军尾追的双重考验。“当时红军部队缺衣少食,当地村民得知情况后,连夜搓棉纺线赶制棉衣、挨家挨户筹集粮食。大伙将家中仅存的粮食全部送给伤员,自己却饿着肚子为战士们烧热水擦洗伤口。”他援引史料细节,将军民鱼水情深的场景生动还原在同学们眼前;他还讲述了红军在仁化县游击战期间的暖心事:一支小分队战后休整时,为不扰民到村外天然温泉洗浴,先仔细清理池底碎石,洗完又认真整理周边杂草,连村民晾晒的衣物都细心移到避雨处,当地百姓感念于此,便称那处温泉为“红军泉”。这些细节让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红军战士严明的纪律和亲民的作风。

在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时,古招华重点讲述了韶关人民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英勇事迹,尤其着重提及粤北“江姐式”英雄全赓靖。她身为始兴人民抗日大队医院负责人,在设备简陋、药品奇缺的艰难处境下,毅然当掉父亲所赠的铂金镶钻婚戒,换得青霉素救治重伤员,还为部队储备了药品。1945年8月,为指挥医护人员与伤病员疏散,她不幸被捕,入狱后遭受酷刑却始终坚贞不屈,1946年春,在狱中饱受近半年折磨后奔赴刑场,她3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中。古招华还展示了珍藏的历史照片,画面中自卫队员紧握武器、眼神坚毅的模样震撼了全场,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让在场同学时而凝神倾听,时而热泪盈眶,仿佛置身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内心感慨万千。

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感悟。一位同学激动地说:“以前在课本上读的革命故事,总觉得离我们很遥远,今天听了古老师的讲述,才知道这些英雄事迹就发生在我们韶关,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就是我们现在脚下的这片家园,这种感觉特别真切,我们要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争当新时代的好学生。”

此次党史教育课的开展,不仅让同学们深入读懂了韶关的革命历史,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爱国爱党的种子。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红色精神的洗礼,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被进一步点燃。乌石镇关工委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红色故事进课堂”“寻访革命足迹”等系列活动,推动党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同时充分发挥当地红色资源优势,组织更多“五老”人员走进校园,让党史教育常态化,促使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助力他们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蓝煜嵘 李景康)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