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市 “入户联心”: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在汕尾陆丰市,一场以 “入户联心” 为名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基层治理带来了崭新气象。以往,村民们有事总是往村里、镇里跑,如今,党员干部主动上门送服务。青塘村村民黄荣增就因 “入户联心” 解决了丝苗米滞销难题而竖起大拇指。今年以来,陆丰市深入开展 “入户联心” 活动,全力打造 “一张网、全覆盖、心连心” 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党员干部力量向基层下沉,着力破解基层治理中的诸多难点。
多元联动,让治理力量更充实。大安镇石寨村党组织副书记黄裕光积极发动村民代表加入联户人员队伍,为群众排忧解难。针对部分村(社区)人手有限、治理力量不足的问题,陆丰市将村 “两委” 干部、网格员、“双百” 社工、村(居)民代表、机关干部、志愿者等纳入 “入户联心” 工作队伍,构建起有力的组织架构。按照 “居住相邻、关系相近、双向选择、方便服务” 原则,精准安排联户工作,缩小服务半径,实现基层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依托镇委党校培训联户工作力量,提升联户人员服务群众的能力。
贴近生活,使政策宣传更到位。内湖镇龙湖村联户人员用朴素的 “大白话” 将政策送上门,让群众听懂惠民利民好政策。陆丰市建立 “一月一主题” 宣传机制,引导联户人员化身政策 “宣传员”,结合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为政策宣传注入青春动能。暨南大学 “乡行者” 实践团的大学生志愿者与碣石镇联户人员一起,将资助政策送入困难家庭,为学子点亮求学之路。
主动倾听,让民意收集更齐全。陂洋镇联户人员通过记录村民意见建议,为全镇绿化规划提供参考。陆丰市以问题为导向,拓宽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设立联心工作室,发放联心卡,化 “被动响应” 为 “主动倾听”。持续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做到 “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甲子镇半径社区居民对社区干部的走访和防汛知识宣传表示赞赏,感受到了入户宣传工作的温暖民心。
用心用情,使服务群众更到底。碣石镇安排银行联户人员充当青年创业的 “金融顾问”,为返乡青年创业提供金融服务。陆丰市建立问题闭环机制,要求联户人员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对诉求建议类问题和纠纷类问题分类处理,做到 “八个有”,确保问题及时解决。甲东镇长青村党支部书记感慨,如今村里真正做到了群众有需求,就有服务。
活动开展至今,已全面覆盖全市 346 个村(社区),带动基层联户人员 2.49 万名,累计走访群众 66.9 万户,征集各类意见建议 8368 条,推动解决问题 6777 件,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陆丰市的 “入户联心” 活动,犹如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起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未来,陆丰市将继续深化 “入户联心” 活动,为群众带来更多的福祉和温暖。(赖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