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今年7月以来,化州市积极学习借鉴浙江、福建等地“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围绕“聚合力、提效力、谋发展、促增收、美乡村、育乡风”的目标,积极探索“三模式”,精心组织“村BA”赛事活动,搭建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平台,有效引爆乡村振兴新活力,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

探索“党建+众筹”模式,为“村BA”聚合力、提效力

化州市坚持“众人的事情众人办”和“不多花财政一分钱”的理念,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合力,仅用半个月时间就把“村BA”筹办起来。一是抓好高位统筹。市委在常委会会议上专题研究部署“村BA”筹办工作。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与市委组织部加强统筹协调,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召开推进会,形成“市委统筹、部门协同、镇村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赛事组织推进坚强有力。二是选好筹办队伍。精心挑选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的东方红村作为“村BA”筹办地点,确保市级部署的各项筹办任务执行到位。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骨干力量参与筹办工作,集中力量保障工作进度。三是用好协会力量。改变依赖财政资金举办赛事的惯性思维,充分发挥市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中秋月饼销售宣传旺季,协调市月饼协会发动企业出资捐物赞助球赛,利用球场周边搭建广告位收取广告费,有效解决球场改造等赛事费用。四是做好村民众筹。学习借鉴浙江“村民众筹”的做法,指导东方红村成立强村公司,借助举办“村BA”的契机,发动村民每户筹资500元注资强村公司,配套建设便民充电桩、美食城、夜市摊位等设施,更好地满足赛事期间多元消费需求。

探索“赛事+产业”模式,用“村BA”谋发展、促增收

化州市坚持“以赛事带产业、以产业促共富”的理念,通过“村BA”热度带动“吃、玩、游、购、娱”等多领域,开辟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新渠道。一是提升赛事吸引力。坚持“公益性、公众性”的定位,对位于化州市郊的东方红村现有露天球场进行改造提升,让“村BA”更聚人气,赛事期间几乎场场爆满。坚持“热闹、好玩”的理念,配备专业解说员,为精彩进球配置动感灯光和音效,中场举办互动游戏,充分点燃现场观众激情。二是提升赛事曝光度。加强线上线下的宣传引导,强化赛事前期预热、中期直播、后期报道,尤其是邀请知名网红达人、自媒体创作者拍摄视频和发表评论,吸引众多网友围观,持续扩大赛事影响力,“广东化州村BA”话题在媒体网络迅速走红,为期24天的赛事吸引超10万人次到现场或线上观赛。三是推动土特产出圈。组织23个镇街以当地土特产命名球队,如鉴江小龙虾队、平定化橘红队、那务温泉队等,并在开幕式中将特色产品、文旅资源“亮”出来,在颁奖环节将小龙虾、罗非鱼、化橘红等土特产纷纷上场,现场观众共享200斤大月饼,有效借助赛事“流量”带动土特产出圈,宣传推广化州特色产业。四是推动村经济火爆。

指导东方红村借助赛事激活“城郊经济”和“夜经济”,盘活村集体用地打造美食城,利用本村养殖清水小龙虾400多亩、澳洲淡水龙虾500多亩等特色产业优势,创新推出“冰镇小龙虾”等特色美食,迅速成为最燃“爆品”,赛事期间日均营业额超过6000元;在球场周边设立夜市摊位100多个,带动280名村民就业、拓宽村民收入渠道的同时,村集体通过收取每个摊位20元卫生费,每天收入超过2000元。据统计,自“村BA”以来,村集体通过美食城、夜市摊位、充电桩等项目收入33万元。

探索“绿美+治理”模式,以“村BA”美乡村、育乡风

化州市注重激发“为家乡而战”的理念,通过以赛促干、以治促建、以文化人,让乡村开“美颜”、群众绽笑颜。一是提升绿美颜值。指导东方红村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乡村建设,合力打造“美丽庭院”15个、主题林6个,推动乡村风貌向“全域美”扩展,既为“村BA”提供优美环境,也吸引更多群众和游客前来休闲游玩。二是提供暖心服务。指导东方红村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村史馆、长者食堂、儿童书吧、产品展示直播间等便民惠民服务阵地;结合赛事需要健全村规民约,发动村民利用自家院子提供免费停车等热情服务,让游客玩得舒心。三是提振文明新风。在赛事期间穿插王家拳、醒狮等非遗文化展示,组织“村K”选手齐唱“村歌”,掀起全民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潮,有效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涵养文明和谐乡风。(中共化州市委组织部 莫桂仙 )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