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吴川市展现出蓬勃生机。近年来,吴川围绕办学形式、培训机制、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守正创新,全力构建起全覆盖、多形式、分层次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提升干部干事创业能力,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经济发展,吴川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因务工、经商等原因外流,人数达 35 万,其中流出党员近 3000 人。如何保障这些流出党员的学习教育成为重要课题。吴川结合商会资源,创新 “移动党校” 模式,成功打通流出党员教育管理的 “最后一公里”。

  “移动党校” 采用送学上门的方式,由市委主要领导带领讲师团前往广州、深圳等流动党员集中地讲授专题党课,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流动党员 “家门口”。截至目前,已在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等地举办 4 场 “移动党校” 学习活动,参训流动党员超千人次,有效破解党员干部培训全覆盖难题。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勇在 10 月 30 日佛山商会调研时表示,“‘移动党校’是我们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今年我们会继续办好‘移动党校’,让在外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同时,探索在线直播等形式,进一步拓展‘移动党校’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确保流动党员教育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为避免 “移动党校” 因校址 “虚化” 而陷入 “空转”,吴川坚持 “制度建校规范管理” 思路,出台《吴川市 “移动党校” 工作方案》,组建兼职管理队伍,压实责任,制定专项培训计划,保障 “移动党校” 的活力和实体化运营。

镇街党校是党员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县级党校的延伸。目前,吴川按照 “六个有” 标准,规范建成 15 个镇街党校和市委党校稳村分校,形成 “1 + 2 + 16” 教学基地培训体系,其中中共黄坡镇委党校入选省委组织部 “百个镇街党校示范点”。同时,吴川积极探索 “党校 + 高校” 共建新模式。今年 3 月,市委党校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同揭牌成立吴川市 “百千万工程” 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和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 县域创新基地,实现教育、人才和科研资源的深度共享。借着这一合作契机,吴川成功举办 2024 年股级干部推进 “百千万工程” 能力提升进修班 1 期和 “百千万工程” 典型村培育专题培训班 1 期,专注于党员领导干部在 “百千万工程” 中的能力培养。

  金秋十月,吴川市 “百千万工程” 人才培训持续深入。23 日,农村干部财务技能培训班开幕,聚焦乡村振兴创业带头人,提升农村干部财务管理能力,为乡村振兴筑牢财务根基。26 日,保育师与农业经理人考证培训班顺利开班,旨在培养更多专业技能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动力。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谢礼炮希望通过举办培训班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培养更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此外,吴川积极创新干部培训模式,推动中青班学员下沉基层开展宣讲活动,将 “我要学” 转变为 “我要讲”,促使学员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锻炼中青年干部 “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 的能力。同时,运用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如新设《深挖文旅资源,擦亮城市名片 —— 以山东淄博烧烤 “爆火” 进行案例分析》等 6 个案例教学课程,通过分组讨论和教师点评等形式,提高学员思辨和创新思维能力。市委党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围绕服务 “百千万工程” 探索更多课程创新方法。

吴川还重视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学员开展调查研究,将课堂搬到实践一线。2024 年中青班 30 名学员用一周时间赴市直部门、乡镇(街道)围绕 “文旅融合发展、青年人才引育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专题调研,形成 3 份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吴川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以 “百千万工程” 典型镇村培育为契机,吴川精心选育吴阳霞街、黄坡唐基和塘㙍杨赤里等一批现场教学点,串联吴阳状元坊、李汉魂故居等历史资源点和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菉旧址等红色资源点,打造特色现场教学线路,通过沉浸式体验讲好吴川故事,引导广大党员担当作为。吴川市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正为当地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