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仁化县 “睦邻制”:打通基层治理 “神经末梢”,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在韶关仁化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场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正焕发出勃勃生机。随着社会发展,基层治理内容日益丰富,村干部面临工作繁杂、服务难以入微等问题,而仁化县以 “睦邻制” 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在韶关调研过程中,记者发现了诸多基层治理的痛点。仁化县的村庄规模不小,但村干部数量有限,面对 2000 多人的村子,仅靠几个村干部,很难做到全方位服务每一户群众。在汛情等紧急情况时,偏远山区信息传递困难,仅靠村干部无法及时联系到所有群众。而且在典型村建设等工作中,还存在 “干部干、群众看” 的现象。这些问题表明,村干部人少、事多、压力大,服务与群众需求难以匹配,社会动员效果不佳,基层治理的 “末梢困境” 亟待解决。
为化解这些难题,在韶关市委组织部指导下,仁化县委组织部精心谋划。今年 6 月开始,按照全域全员全覆盖的思路,推动 “片、组、邻” 三级网格试点工作。在邻网格划分上,以行政村为基础,依据 “地缘” 相近等原则,将若干村民小组划成一片,村民小组下设 “邻”,一般 5 - 15 户为一邻,构建起完善的组织体系,将组织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片长由村 “两委” 干部担任,组长是村民小组长,邻长则从本村能人大户、村民代表、党员等群体中推选,他们有群众基础、有热情、有时间、有能力。
“睦邻制” 实施后效果显著。长江镇塘洞村的 31 个邻长成为了村委会的得力助手,充当了村干部的眼睛、耳朵和嘴巴,大大减轻了村委会的工作压力。在推行初期,虽有部分村民存在疑虑,如担心 “惹事” 而不愿担任邻长,但经过村干部耐心讲解,让村民明白邻长的工作就是方便邻里交流,有党组织做后盾,有问题可上报村委会协调,逐渐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在推进 “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大政策落地过程中,组长和邻长发挥了独特优势。他们利用熟人、熟地、熟政策的特点,通过串门、拉家常等方式走进群众家中,组织大家互帮互助,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的有效融合,党员干部力量和社会 “自治力量” 的有序结合,改变了以往 “一人治村” 的局面,形成了 “众人共治” 的良好氛围。
“睦邻制” 下的邻长成为了多面手,他们是党的政策 “宣传员”,让党的声音传入每家每户;是舆情 “观察员”,能及时发现群众的思想动态;是矛盾纠纷 “调解员”,有效化解邻里间的矛盾。这一制度不仅畅通了基层治理体系,还推动了 “百千万工程” 等中心工作顺利开展,仁化县在县域产业发展、绿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曾经,仁化县有着浓厚的邻里互助氛围,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外流,这种氛围逐渐淡化。“睦邻制” 的实施,为农村互助氛围的再构建带来了契机。仁化县在推行过程中,强调减少行政色彩,不增加群众负担,明确厘清政府管理权和群众自治权的边界。
董塘镇积极挖掘邻长先进事迹,打造邻长履职 “风向标”,营造良好氛围。例如,让邻长参与村里奖励大学生等好事的通知工作,树立邻长威信。同时,在物质激励层面,鼓励各村依据实际情况探索积分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邻长予以重点奖励。这些举措提升了邻长在村中的荣誉感和存在感,让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在面对山洪、暴雨等突发事件时,邻长能迅速组织村民转移,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的互助氛围重新形成。
在 “百千万工程” 典型村建设中,村民参与度不高是一大难题,这既有对政策不了解的原因,也有村民自治意识缺失的因素。仁化以 “睦邻制” 为切入点,以满足群众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发动群众参与。通过依托镇(街)党校,对邻长开展培训,提升他们的政策能力和工作能力,使邻长成为政策的传播者。
邻长家的客厅成为了民主自治空间,大家在这里讨论村庄建设。比如董塘镇江头村马山岭第一邻邻长组织的 “茶话会”,商讨公共停车区域建设,一位老人主动让出宅基地,解决了停车难题。在塘洞村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和浒松村腊鸭产业发展中,邻长的带头示范作用明显,带动了村民参与,实现了产业发展和村民致富双赢,有效破解了 “干部干、群众看” 的困局,推动乡村产业从 “各自为阵” 向 “抱团发展” 转变。
邻长在调解村民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村,因耕地界线、农田用水等问题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邻长作为有威望的第三方,能居中协调,化解矛盾。为了从纵向上更好地赋能邻长管事,“睦邻制” 建立了问题解决闭环机制,完善 “收集、研判、交办、处置、反馈” 流程,确保群众反馈的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在 “睦邻制” 的实践中,还为基层治理培养了人才。对优秀的组长、邻长,符合条件的纳入村级储备人才库或党员发展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在村 “两委” 成员空缺时优先补选。这一制度在仁化县试点成功后,已在韶关全市推广,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韶关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动能。
韶关仁化县的 “睦邻制” 是基层治理的一次成功探索,它以创新的思路和务实的举措,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