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恩平市良西镇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分明、山坡地多且土层深厚肥沃、富含硒元素,是种植马铃薯、木薯、沙葛、粉葛的理想之地。然而,因品种和技术受限,马铃薯种植效益长期不高。2017 年,为整合资源,打通 “供种 — 服务 — 回收 — 销售” 渠道,良西镇四薯行业协会党支部肩负攻坚使命应运而生。
“好品种是马铃薯高品质、增产增收的关键。” 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吴文伟说道。薯种差且本地无法育种是首道难题,吴文伟自费前往内蒙古等育种大省考察,经反复挑选、尝试和排除,成功引进荷兰 15 号薯种。该薯种苗齐、抗病强、个头大、皮色好、形状佳,亩产量比其他品种高出 30% - 50%,经济收益提高 50% - 80%。
引进新品种只是开端,科学种植管理才能让其扎根结果。吴文伟与协会成员办起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班,邀请市、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传授新技术。协会党员农户也自发行动,为其他农户指导技术、分享经验、无偿提供方案、解决疑难。吴文伟还走村入户讲解病虫害防治知识,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杀虫施肥建议等,激发村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升了种植水平。
规模化种植和打开外地市场是提升效益的关键,但部分乡亲有顾虑。协会党支部联合良西镇伟俊四薯专业合作社,采取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模式,统一供应生产资料、开展技术培训、收购销售马铃薯,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和产量。合作社从最初 5 户发展到 25 户,种植面积从 400 - 500 亩扩展到 3000 多亩,周边 500 多户村民参与,生活日益红火。
为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协会党支部推动购买农业保险,协调合作社为受灾农户提供种子援助。在销售环节,马铃薯储存保鲜是难题,吴文伟带领党员研究出 “土储存” 法,利用闲置房屋密封窗户,延长保鲜 20 多天。随着规模扩大,本地市场饱和,吴文伟组织收集库存信息,联系厂家和买家,将马铃薯销往江门、佛山、武汉等地,3000 多亩地每亩收益 5000 元,带动乡亲增收。
2020 年 5 月,为擦亮 “四薯之乡” 招牌,协会党支部依托幸福驿站打造四薯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展销平台,展示种植过程,供游客免费品尝,提高知名度。该中心位于 “网红” 路段,成为对外窗口和学习场地。
乡村振兴需形魂兼备,协会党支部党课内容实用灵活,结合农户实际,融入党的创新理论、科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知识,根据时节、事项和政策设计 “套餐”,满足多样化需求,发挥积极作用。
如今,良西镇建成 120 亩党员 “四薯” 种植示范基地,每亩收益 7000 元至 1 万元,有效带动村民增收,协会党支部也荣获 “恩平市先进党组织” 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