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多管齐下推进流动党员 “双向共管”,激发先锋力量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惠州市作为重要节点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大幅增加,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惠州市积极探索创新,实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十条措施,通过多措并举实行流动党员 “双向共管”,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高飞不断线,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流动人口基数大、流动党员管理难。为此,我们专门建章立制,全面登记、常态联系流入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流动党员流入地党组织,通过会商沟通、协议共建等方式,实现‘双向共管’。” 这一创新管理模式旨在打破地域限制,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形成管理合力。
在具体落实层面,惠州市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网络。龙门县龙华镇党建指导员文伟松介绍:“我们镇 23 个党群服务中心都设立了流动党员报到站,全镇设置一个报到二维码,流动党员扫码就能完成报到,现场专人服务,最后汇总到我这里跟进管理。” 目前,全市共安排 76 名党建指导员专门负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为流动党员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与指导,确保每一位流动党员都能纳入有效管理。
惠州市树立全市一盘棋思维,分类推进党员和组织双找机制,以全市一张表联动管理流动党员,并提级备案至市委组织部,实现管理信息的集中化与规范化。以镇街为单位,专人负责跟进落实流动党员管理,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全市设置近 1500 个流动党员报到站,便于流动党员一站报到、一码登记,大大简化了报到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
据统计,惠州的流出党员 90% 以上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针对这一情况,该市在这 4 个城市分别成立流动党员党委,并为四地流动党员发放一封信、编印工作生活政策一本通、赠送一份学习礼包,每季度都到当地开展活动,让流动党员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与责任。
在发挥流动党员先锋作用方面,惠州市积极组织引导流动党员在一线展现作为。及时将工地上流动党员登记入册、纳入项目部管理,做到项目建设关键岗位有党员、突击攻坚有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在工程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在流动党员居住地建立志愿服务基层治理队伍,组织开展服务群众活动 100 余场次,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基层治理等工作,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与使命感,促进流动党员与当地社会的深度融合。
惠州市通过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流动党员管理措施,不仅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更激发了流动党员的先锋意识与担当精神,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惠州市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让流动党员在大湾区建设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