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惠州汕尾三地村(社区)“两委”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山大学拉开帷幕,来自三地组织部门的 130 余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这一培训班的举办,是三地首次跨县域的 “三向交流”,也是推进广东省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探索。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广东省创新区域合作模式的产物,西、北部与惠州接壤,东部与汕尾相连,地理位置特殊1。深汕特别合作区锚定打造广东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战略引擎目标,积极打造与惠州市惠东县、汕尾市海丰县协同发展的 “三圈”。
在党建引领方面,深汕特别合作区牵头与惠东县、海丰县推进各领域党组织结对共建,制定《党建领航三地共建 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为三地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1。以此次培训班为例,丰富的课程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百千万工程” 等多个主题共 11 节课,有效提升了 “两委” 中青年干部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产业协同上,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比亚迪投资巨大,发展迅猛1。深汕利用 “厂港联动” 优势与海丰共建拓展区,承接产业链;还与惠东共商产业规划,推动吉隆千亩产业园协同发展1。同时,三地聚焦产业工人需求,搭建消费服务平台,激发各地品牌活力,实现了群众得实惠、产业共发展。
资源整合方面,广汕高铁通车、深汕西高速改扩建主线验收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跨区域公交线路的开通,加速了区域的硬联通1。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等项目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就业人口,实现了从人口流出地到产业新城的转变,促进了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心联通。
深汕特别合作区组织人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共建,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