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新兴县深入贯彻落实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部署要求,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开展 “绿美新兴大擂台” 活动,广泛凝聚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全力推进乡村绿化工作,一幅绿意盎然、处处皆景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乡村绿化工作中,新兴县秉持全局思维,将规划放在首位。由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等多部门联合组建县党建引领乡村绿化专班,压实工作指导责任。在严守耕地红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拆旧拆违、拓荒清杂等举措,挖掘植绿空间,合理规划绿化点位。引导村民根据实际情况种植乔木、灌木、花卉,把边角地、闲置宅基地、荒地等变为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既保留了农村的质朴气息,又提升了乡村的绿美品质。
六祖镇塔脚村通过 “清、留、补” 同步推进,村民自主参与空间腾挪和绿化设计,对房前屋后、边角地、闲置地进行植绿补绿,实现了 “破墙透绿”“花开巷里” 的美丽蜕变。大江镇鹊巢村拆除 56 间危旧房,对 1000 平方米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党员群众无偿让地 700 平方米,新建环村绿道和小公园。
同时,新兴县积极动员 117 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89 个 “三新” 领域党组织与镇村结对联系,组建 223 支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开展 1078 场次认捐认种、义务植树等主题党日活动。镇村通过举办座谈会、村民代表大会、企业商会恳谈会,发动村民企业家、创业能人、村民群众参与 “我为家乡种棵树”“立春种好树” 等活动,募集社会资金约 900 万元,种下 25.7 万多株绿化花卉苗木,营建 311 片 “企业林” 等主题林,为乡村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生态底色。簕竹镇通过组织座谈会,募集到 356 万元用于绿美新兴生态建设,其中黄塘村在村民的带领下募集资金 70 多万元、苗木 500 余株。车岗镇云洞村组织党员群众成立工作队和志愿服务队,开展主题党日和志愿服务活动,党群携手推进 21 处闲置荒地绿化,建设 33 处生态小景观。
新兴县坚持 “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点面推进” 的工作思路,组织县、镇、村三级开展 153 场 “互学互鉴互促” 活动,深入开展 “绿美新兴大擂台” 活动,激发镇村之间比、学、赶、超的热情。全县 16 个典型村、40 个行政村、366 个自然村形成了 “一村一策一特色” 的绿化格局。目前,已建设 3670 多个农村生态小板块,打造 4600 多个 “美丽庭院”,高标准建成 13 个市县两级乡村绿化示范点,12 个 “零基础” 自然村实现华丽转身,六祖镇龙山塘村等 2 条村获评省、市 “美丽庭院” 示范村。
为确保乡村绿化成果长效保持,新兴县全面建立网格管护制、绿化点位责任制、“党员(群众)积分制 + 积分超市” 等管护制度机制,划分 3300 多个管护网格,组织村(社区)“两委” 干部、互助工作队队员、村民、护林员等共同参与乡村绿化管护和人居环境整治。东成镇上料村以 “组织设榜 + 党员揭榜” 为基础,划分 7 个管护片区,构建 “党员带头 + 互助工作队带领 + 全民参与” 的管护模式,解决了 130 多个苗木管护问题。太平镇大桥村通过支部带动、党员推动、党群联动、共建促动的 “四动” 模式,依托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带动 500 余人次党员群众开展 22 场次环境整治。稔村镇茶园村组织 “五支队伍” 常态化落实村庄巡查、绿化管护责任,开展 41 场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完成 11 间农房风貌品质提升。
新兴县聚焦以 “绿美” 带动 “富美”,指导镇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种植油茶、荔枝、青梅等乡土经济树种,培育庭院经济、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提升绿美经济效益。2024 年以来,各村利用闲置地、边角地打造 128 片 “荔枝园”“青梅林”“笋竹林” 等经济林。天堂镇禾地岗村凭借空置土地和院落庭院较多的优势,由村党组织牵头,与花卉园区和企业合作,54 户农户与花卉协会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发展庭院经济,投放 2 万多株花卉苗木,预计带动村民增收 40 多万元。新城镇三挺村通过 “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规模化种植金银花等中草药材,打造 “百草园”,并借助技术帮扶和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针对农村撂荒土地问题,新兴县以乡村绿化为契机,通过镇村党组织推动土地流转,引入企业、合作社,盘活土地资源。水台镇乐善村流转约 400 亩荒地打造释迦果基地,预计丰产期年收成 60 多万斤,产值可达 1000 万元,撂荒地变身 “致富田”。河头镇料坑村开拓 10 多亩荒地,种植 800 多棵青梅苗打造连片 “梅林”,挖掘青梅药用价值和梅花文旅节庆经济,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新兴县通过写好 “科学兴绿”“绿美协同”“绿富结合” 三篇文章,在党建引领下,乡村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不仅让乡村更绿更美,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发展 。未来,新兴县将继续深化乡村绿化工作,不断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品质,向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