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的东北部,双堆集镇正以其独特的“人才兴镇”战略,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2024年,这个因“空心村”问题而一度沉寂的小镇,通过全链条的人才机制,成功盘活闲置土地300余亩,招引企业20余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300万元,实现了从“空心村”到“实心产业”的华丽转身。

高家村,一个曾经因人口外流而日渐萧条的村庄,如今在闲置的土地上建起了机械加工产业园,机器轰鸣声取代了往日的寂静,成为双堆集镇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而位于吴井村的爱特尔玩具厂内,工人们正忙碌地赶制外贸订单,这些曾在城市打拼或外出求学的返乡青年,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月均增收3500元,不仅解决了生计问题,更点燃了他们对家乡发展的新希望。

双堆集镇的变革,始于对“人才兴镇”战略的坚定实施。面对23个行政村普遍存在的“人口外流多、闲置资源多”难题,双堆集镇创新“亲情招商+以商招商”模式,利用春节返乡契机,举办“乡贤恳谈会”,吸引300余名在外人才参与,促成10余个产业项目落地。芦沟村将废弃的刘庙小学改造为标准化厂房,引入总投资1.1亿元的豆制品加工项目,形成了一条循环产业链,带动了2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为了锻造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双堆集镇实施了“头雁领航”工程,通过选拔优秀村书记、组织专题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人才。在吴井村试点中,更是培养出了电商能手张慧等30余名乡土人才,他们利用智慧农业、非遗技艺等培训班所学,成为了合作社技术骨干,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围绕机械制造、富硒农产品等主导产业,双堆集镇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特派员团队进驻各村,推广先进技术,助力农业生产效能大幅提升。高家村整合集体建设用地引进机械制造企业,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吴井村将闲置农房改造为秸秆颗粒加工厂,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这些举措让“空心村”长出了“实心产业”。

为了让人才留下,双堆集镇更是构建了近悦远来的“强磁场”。创新“四尊重”服务体系,建立“项目专班+三日办结”机制,为企业解决用地审批、融资贷款等难题。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为返乡创业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绿色通道。2025年春节期间,为17个“博士之家”挂牌,并设立“乡贤贡献奖”,将人才事迹纳入村史馆永久展示,进一步增强了人才的归属感。

“把废弃小学变成致富车间,让‘空心村’长出‘实心产业’,这是双堆集振兴的密码。”双堆集镇党委书记黄从俭如是说。如今,濉溪县双堆集镇已形成了“资源增值—集体增收—人才扎根”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双堆集镇将继续深化“人才兴镇”战略,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讯员赵凤仪 范胜明)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