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2025 年 3 月 24 日深夜,庆元县社会治理中心 "强忠调解室" 的灯光刺破夜幕。经过 7 小时艰苦调解,62 岁调解员吴强忠成功化解一起因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百万赔偿纠纷。当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时,受害方子女握着他的手含泪致谢,校方代表则竖起大拇指:"老吴这调解功夫,真是咱们庆元的 ' 定海神针 '!"


案情回溯: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百万赔偿争议。3 月 17 日,某学校施工工地发生坑基坍塌事故,62 岁的吴某某不幸遇难。经公安部门现场勘查排除他杀后,双方因赔偿金额产生巨大分歧:受害方提出 260 万元赔偿诉求,校方则认为应按法律标准核算。3 月 24 日,这起棘手纠纷被移送至 "强忠调解室"。

调解攻坚:刚柔并济破僵局。"法律是调解的准绳,人心是化解的关键。" 吴强忠深谙此道。调解初始,他首先明确告知双方权利义务,现场播放事故监控还原真相。当受害方坚持 260 万元赔偿时,他果断中止调解,建议受害方咨询律师核算法定标准。当晚 19 时重启调解,他运用 "背靠背" 调解法,分别与双方进行 12 轮沟通。


法理支撑:援引《工伤保险条例》逐项计算赔偿标准,制作对比表格直观展示法定赔偿范围

情感共鸣:播放受害方家庭视频,展示吴某某生前工作场景,引发校方共情

案例参照:列举省内 5 起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分析赔偿额度浮动区间

换位思考:引导校方理解 "白发人送黑发人" 的悲痛,劝说受害方考虑企业实际承受能力

破茧时刻:147 万赔偿协议的诞生。经过反复磋商,赔偿金额从 260 万降至 210 万,再到 160 万。凌晨 2 点,吴强忠突然起身:"双方各让一步,我来算笔良心账!" 他综合考虑丧葬费、抚恤金、工亡补助金等 12 项法定赔偿项目,提出 147 万元的折中方案。当受害方子女质疑 "为何比法定标准低" 时,他亮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你们主张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不在工伤保险赔偿范围内,但校方自愿补偿了 15 万元。"

调解手记: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坚守。
这起案件的圆满解决,正是吴强忠 35 年调解生涯的缩影。自 1990 年从事调解工作以来,他累计化解矛盾纠纷 6880 余件,调解成功率达 98.7%。面对当事人的激烈争执,他自创 "望闻问切" 四步调解法:

:观察当事人微表情,捕捉真实诉求

:倾听各方陈述,梳理矛盾焦点

:针对性提问,挖掘潜在信息

:精准适用法律,制定调解方案

时代回响:百姓心中的 "调解包公"
"他调解的不是案件,是老百姓的酸甜苦辣。" 群众评语道出真谛。这位被确诊肺癌仍坚守岗位的 "调解铁人",用生命诠释着 "人民至上" 的真谛:

创新 "三心调解法":接待群众热心、调查取证细心、调解纠纷耐心。

建立 "五联调解机制":与公安、法院、司法、信访、社区联动化解矛盾。

创办 "法治夜校":累计开展普法讲座 300 余场,受众超 2 万人次。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庆元大地,吴强忠又开始整理新一天的调解案卷。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用法律的温度、人性的光芒,将 6880 余起矛盾纠纷化为和谐音符。正如他常说的:"调解工作是给社会 ' 缝补丁 ',我愿做一枚永不生锈的 ' 钢钉 ',牢牢钉在维护社会和谐的阵地上。"(平凡)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