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

近日,海南八五普法成就主题宣传活动第四站走进乐东黎族自治县。当地司法部门跳出传统普法框架,将法治宣传深度融入本土非遗技艺、民俗活动与新媒体传播,以文化为桥、创新为翼打造特色普法模式,让法律知识从纸上走向生活,在乐东绘就出乐享法治的生动图景。

一、非遗+普法:剪纸艺术让法治观念看得见、剪得出

乐东黎族自治县司法局深耕本土文化土壤,率先探索非遗载体+法治内容的融合路径,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安剪纸成为普法新媒介。

课堂植理念:司法局主动对接乐东中学,指导学校开设法治剪纸特色课堂并开发校本课程。课堂上,学生们手持剪刀与彩纸,将宪法原则、民法典条文等抽象法律知识,转化为宪法至上”“权利保障等具象化剪纸作品,在折纸、裁剪的沉浸式体验中,潜移默化接受法治熏陶。初三学生袁裕鸿的感受颇具代表性:以前听讲座、看宣传栏,听不懂也记不住,现在边剪纸边听法律故事,大家都喜欢。

展馆传精神:在大安镇黎族剪纸艺术馆内,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为民等主题剪纸作品常年陈列,传统黎族剪纸的细腻技法与现代法治理念的核心要义相互交融,让参观者在欣赏非遗艺术的同时,直观感受法治精神,实现艺术鉴赏法治学习的双重收获。

二、民俗+普法:竹竿舞、民歌让法律知识唱得出、跳得会

除了非遗技艺,乐东司法局还将法治元素巧妙植入当地民俗活动,让普法形式更接地气、更具乡土味

竹竿舞里学法条:创新编排《与共舞,润民心》普法竹竿舞节目,创作团队将民法典中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财产保护等条款,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歌词,搭配黎族传统竹竿舞的节奏与动作。2024年以来,该节目已深入乡村开展17场下乡演出,村民在跟着节奏跳竹竿舞的过程中,轻松记住法律要点。

民歌灯谜传法治:组建崖州民歌传唱队,队员们用方言将法律知识谱成民歌,走村串巷巡回演唱;同时结合黎族群众喜爱的猜灯谜活动,把未成年人保护法”“反电信诈骗等法治主题设计成灯谜,让村民在参与民俗互动时,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实现娱乐中普法、互动中懂法

三、新媒体+普法:短视频让法治宣传破圈传、广覆盖

顺应新媒体传播趋势,乐东司法局主动拥抱短视频、微电影等新形式,打造年轻化、趣味化的普法内容,让法治宣传突破地域与人群限制。

创意作品引关注:精心制作普法微电影《寻猪记》,以农村常见的生猪丢失引发纠纷为故事原型,通过生活化的剧情讲解民法典中关于财产权、侵权责任的条款;改编热门歌曲推出短视频《挖呀挖呀挖 —— 司法行政版》,用朗朗上口的旋律介绍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服务,作品上线后迅速在社交平台传播,引发年轻群体关注。

品牌建设获认可:凭借创新的普法模式,乐东《突出乐享法治品牌创建 推动普法宣传进生活》案例,于今年2月成功入选全国网络法治宣传优秀案例,成为海南唯一获此殊荣的案例,标志着乐东普法工作的创新实践获得全国层面认可。

乐东黎族自治县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乐享法治品牌建设,围绕黎族文化特色打造更多专属普法IP,不断提升普法内容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观念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在乐东形成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刘邓 龚佩琳)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