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网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为各级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党建信息与经济信息的交流平台。促进党建引领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2025年9月27日,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中华文明的近110位专家学者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以文明互鉴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新华通讯社社长傅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洪大用等出席了研讨会。
黄坤明在主论坛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指引,也为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广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着力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更好打造展示中华文明之美的重要窗口,为广东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力量。
洪大用在致辞中强调,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存续、文化繁荣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新时代推动文化发展、文明进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让各种文明互相尊重、彼此成就,共同培育呵护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
傅华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全球学说。新华社将不断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研究,持续阐释好其蕴含的价值理念、智慧方法,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介绍了中山大学在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方面的举措,并表示未来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在构建自主的话语体系中推动文明互鉴,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持。
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遗产署第一副署长图尔苏纳利・库齐耶夫指出,面对深刻变革,进一步推动文明互鉴的必要性愈发凸显,中乌两国在文明互鉴方面秉持着共同的理念和愿景,相信通过加深互信合作,将为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强调,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因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与会中外嘉宾纷纷表示,共同研讨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助于加强中外交流和文明互鉴,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全球共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次研讨会由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新华社协同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广东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论坛期间发布了《文明发展论——构建以发展为核心的新型文明观》智库报告,并举行了“第二个结合”与推动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与媒体转型、全球文明互鉴与国际人文交流四个分论坛。(赖景友)